关于“一言不发”这个四字成语,综合相关信息整理如下:
一、基本释义
指一句话也不说,形容沉默不语的状态。该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因震惊、愤怒、失望等情绪而保持沉默,或故意保持沉默以表达不满或思考。
二、出处与典故
古典文献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明代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卷一:“三巧儿听说丈夫把她休了,一言不发,啼哭起来。”
另一次出现于清代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七回,描述女子因被休弃而悲愤交加,仍选择沉默。
近义词与反义词
- 近义词: 沉默不语、沉默寡言、默不做声、噤若寒蝉、敦默寡言 - 反义词
三、用法与结构
词性:中性成语,可作谓语、状语
结构:主谓式(主语+谓语)
情感色彩:中性,但常带有隐含情绪(如愤怒、委屈、思考)
四、扩展应用
该成语在文学创作和日常交流中应用广泛,例如:
文学描写:通过“她一言不发,回手拔出那把刀来”的描写,展现人物内心的复杂情绪
口语表达:常与“却”“突然”等词搭配使用,如“他一言不发地离开了房间”
综上,“一言不发”是一个内涵丰富、使用场景多样的成语,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情感色彩与隐含意义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