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往事历历在目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指过去的事情或场景清晰地重现在眼前,常用于描述对往事的清晰回忆。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:
一、基本含义
字面与引申义 - 字面:
原指远处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(如“山川历历在目”)。 - 引申:比喻对过去事件记忆深刻,仿佛就在眼前重现。
结构与用法 - 结构:
偏正式成语,可作谓语或补语,常用于回忆性语境。
二、成语出处
唐代杜甫:《历历》诗中写道“历历开元事,分明在眼前”,用以表达对开元年间历史的清晰记忆。- 明代冯梦龙:《醒世恒言》中也有类似表述,如“青州城正临在北窗之下,见州里人家,历历在目”。
三、情感色彩与使用场景
中性词:该成语本身无褒贬倾向,既可用于褒扬对英雄事迹的铭记(如“他讲述战斗经历时历历在目”),也可用于中性描述(如“老照片中的场景历历在目”)。
典型场景:常用于以下语境:
回忆童年或重要经历时(如“儿时故乡的山水历历在目”);
叙述重大事件或历史场景时(如“抗洪救灾的壮阔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”)。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近义词:记忆犹新、历历在耳、刻骨铭心。- 反义词:模糊不清、忘年之交(后者指不拘年岁的朋友,与记忆无关)。
综上,“往事历历在目”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人类对过往的追忆能力,既包含视觉上的清晰呈现,也隐含情感上的共鸣与启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