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的“端”和“午”的含义如下:
端
开始、初始:在端午节中,“端”字的意思是开始或初始。古代中国人习惯将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“端”来称呼,如端一、端二、端三、端四,直到端五,即五月初五。
开头:从字面意思来看,“端”也有开头、开端的意思。因此,端午节也称为“端阳”或“重五”,因为五月五日的月日和地支都是“五”。
午
中午:“午”字在端午节中代表中午,即正午时分。古代中国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,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,而中午正好是第七个时辰,称为“午时”。
地支顺序:按照地支顺序推算,五月正是“午”月。因此,五月五日称为“端五”,其中的“五”与“午”相通。
综上所述,端午节的“端”表示开始或初始,而“午”表示中午或地支顺序中的五月。这两个字结合起来,形成了端午节的名称,并且端午节有许多与之相关的文化和习俗,如吃粽子、赛龙舟等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