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重利轻义”的相关句子,综合《论语》内容整理如下:
一、核心原句
"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" 孔子明确将“义”与“利”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,强调君子重道德、守道义,小人则只知追求个人利益。
二、相关思想阐释
义与利的关系
孔子主张“利要服从义”,认为道德规范是利益的基础,而非利益凌驾于道义之上。这种思想强调在利益与道德冲突时,应优先选择符合道义的选项。
反对极端利己主义
孔子批评“唯利是图”的行为,认为这会破坏社会秩序,导致“犯上作乱”。例如,他反对通过压榨百姓获取利益,主张“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也”。
三、补充说明
"见利思义": 与“重利轻义”相对,强调在利益面前要思考是否符合道义,出自《论语·宪问》。 "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"
四、历史影响
孔子的这一思想成为儒家伦理的核心,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价值观。后世儒家学者在继承基础上,形成“义利观”的辩证体系,既不否认合理利益,也强调道德前提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