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纪伯伦《沙与沫》
>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,
> 它不是一种表白出来的意见,
> 而是从一个伤口或是一个笑口涌出的一首歌曲。> 人的种种情感在诗中以极其完美的形式表现出来,
> 好像可以用手指将它们拈起来似的。> (黎巴嫩作家,纪伯伦)
二、泰戈尔《飞鸟集》
空间与时间的延伸
> 歌在空中感觉无限,画在地上感觉无限。 > 诗歌,无论是空中的还是地上的,
> 都能超越物理的局限,直抵灵魂的深处。2. 美的真谛
> 对于诗歌来说,光有美是不够的,
> 需要承载情感与哲理,才能引发共鸣。 > (印度作家,泰戈尔)
三、屈原《离骚》
>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,謇朝谇而夕替;
> 想流涕而掩面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> 路曼曼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> (屈原)
解析:
纪伯伦的诗句通过“伤口”与“微笑”的对比,揭示诗歌的情感表达方式,强调其具象化特性。
泰戈尔则通过空间与时间的辩证,展现诗歌的超越性,同时指出美需与内涵结合。
屈原的《离骚》以悲怆的笔触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怀,体现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。
这些名句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诗歌的本质:情感的载体、美的追求与哲理的融合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